辽宁工业大学“十三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
作者:    2018年01月04日 11:35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落实《辽宁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辽宁工业大学“十三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实验室现状

 “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等项目,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校已建设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工程实验中心113个,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3743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1.4万元。拥有单价1500元以上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990台(套),总金额2.73亿元;单价10万元以上各类教学科研大型仪器设备423台(套),总金额1.4亿元。

“十二五”期间,学校建成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目前,有专职实验教师89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7人。

2. 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实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校院二级实验室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入改革,实验室开放和对外服务制度有待深化;

3)部分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较少,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需要加强;

4)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尚需加强。

二、建设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战略目标,以“创新管理机制,整合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共享开放,提高信息化及管理水平”为原则,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构建适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机制,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省内先进的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基本思路

1)实施集约型管理。围绕基础、专业和科研分类,组建结构完整、功能较全、集中管理、有利开放、效益明显的现代化实验室或中心。

2)改善和加强实验教学。以促进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为目标,完善实验教学手段,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为培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型人才服务。

3)服务科研团队和一流学术方向发展。以学校学科布局、创新团队和一流学术方向建设为出发点,形成围绕人才团队的科研实验室建设机制。

4)加强资源共享与开放。建立开放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实验室面向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和社会开放,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建设规划内容、目标与措施

(一)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强化实验平台体系建设

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对相近实验室进行深层次的整合,扩大实验室规模,建设四级实验平台体系,提高实验室层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完善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对大学物理、基础化学、计算机基础和外语等实验室进行整合完善,增添和更新实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台套数需求,保障全校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任务高质量实施。

规范建设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围绕专业建设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规范的专业实验室,加强创新创业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探索多种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式,满足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需求。

建设高水平实训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吸引社会资源深度参与,开设面向应用的工程实训与实习实践,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实施高质量实训和培训。

着力建设科研平台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布局、一流学术方向和协同创新团队建设,整合建设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以及团队实验室建设,发挥科研平台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新建设2~3个省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提高开放服务能力

按照应用型大学建设需求,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到2020年,基础课程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要占到开设实验的30%以上,专业课程占到40%以上。

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实践类课程,不断更新实训项目与内容,探索校企联合开展实训教学模式,提升实训平台的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运行机制。

建设特色实验教学资源,重点加强虚拟仿真特色资源(项目)建设,打造省内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新建省级示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建设国家级示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

加强实验室开放服务功能,在完成计划内实验、实践任务的基础上,各类实验室对学生预约开放,开放率达到90%以上;同时仪器设备、实训实践平台对社会开放,逐步形成大型仪器设备的耗材、维护等经费自我供给机制。

(三)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养,增加实验教师数量,优化实验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提升实验教师实验设备维护、实验项目开发、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综合能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使全校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持续、稳步提高,真正成为一支专业化水平高、又懂得现代实验室管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吸纳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实训实践指导工作,加强实训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配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指导能力强的专职实训实践指导教师,提升实训实践平台实践育人和服务社会能力。

(四)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建立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平台,实现实验室建设从硬件投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在材料工程、化工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实施通用大型仪器设备预约共享系统的基础上,成立学校测试与分析中心;采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实验室房间、仪器设备、耗材及维修的管理;搭建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不断完善校内大型仪器设备网络共享系统,统筹管理通用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充分利用实验评估数据、实验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等数据,科学统计分析,为实验房间配置、实验设备配置更新改造、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耗材使用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升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五)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强化实验设备管理职责,完善实验设备操作规程,提高实验设备完好率;加大实验设备开发利用程度,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和实验开出率。以彰显实验室内涵特色为目标,加强实验室“硬”文化和“软”文化建设。“硬”文化建设重点在美化实验室环境,完善实验室标识标牌及展板,使之能够集中展示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研究成果及人才培养质量。“软”文化重点体现实验室治学理念、发展战略、价值观念和学术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设备处、科技处以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校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编制、建设指导和推进实施工作。

(二)经费保障 

以加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内涵建设为目标,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学校保证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为实验室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实验教学资源,特别是虚拟仿真资源的开发,以及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重点打造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坚持立项论证、统筹规划、专家评议、严格质量验收和效益评价,做到事前控制、过程监管、事后评估,确保实验室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和整体效益

(三)评估监控

坚持实验教学评估制度,严格执行校院二级质量监控措施,对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服务功能与能力、实验项目开发能力、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特色教学资源建设、对校内外开放机制、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实验室制度与文化建设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审核评估,重点查找不足,不断提升实验室内涵建设质量。同时实施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评估制度,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与使用率。

 

                                    辽宁工业大学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